要求“全部現房銷售”!深圳一住宅地塊引關注
深圳首宗全部現房銷售宅地
9月4日,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的一宗地,提出了新的競拍要求。
該地塊宗地號為A219-0080,掛牌起始價66.65億,拍賣時間為10月8日15:00。土地位置在寶安區航城街道、福永街道,土地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公園綠地+交通用地。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根據出讓公告,宗地內的普通商品住房需“全部實行現房銷售”;另外宗地意向競買人須在申請確認競買資格時提供《關于“交房即發證”的承諾函》,承諾提供“交房即發證”服務,確保購房人在收房的同時即具備申請領取不動產權屬證書的條件。
“此次深圳所出讓地塊包括了三項重要內容,交地即交證、交房即發證、現房交付,這也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一個重要體現。”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
實際上 “現房銷售”并非首次在深圳出現
早在2016年深圳就曾開展商品房現售試點。當時,位于龍華區的商住用地A816-0060公開招標出讓,出讓公告要求該地塊上建設的商業、住宅等建筑物必須在竣工并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后才能以現房形式對外銷售。該地塊最終由電建+金茂以總價82.9億元拍下,項目建成后即龍華金茂府。
2023年8月,深圳首塊采用競“現房銷售”的宅地出讓,根據要求,彼時,新安地塊采取“三限雙競”的規則掛牌出讓,現房銷售建面競拍上限是3.5萬平方米,占住宅總建面接近一半。該地塊最終由中鐵聯合能建以總價34.06億元+3.55萬㎡現房銷售面積的價碼拿下,目前該地塊的第一期中鐵能建閱臻府已入市,現房銷售的部分還未對外出售。
而即將在10月8日出讓的A219-0080宅地,也是深圳近年來首宗要求全部“現房銷售”的宅地。
從標的信息可以看到,該宗地土地面積為181551.54平方米,項目規模很大,計劃分兩期開發,總建筑面積約665675平方米。另根據規劃設計要點顯示,該地塊擬建造272504平方米普通住宅,按套均90平方米粗略估算,項目建成后預計供應超3000套現房住宅。
具體來看,該宗地位于廣深公路和京港澳高速的中間位置,緊鄰12號線興圍地鐵站,周邊二手小區例如星航華府、興圍華府、翠湖花園等目前掛牌價均在5萬元/平方米左右。
順應市場需求,提振市場信心
8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出席發布會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在回答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關提問時便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指導地方選擇新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在土地出讓時就約定實行現房銷售,結合實踐制定配套政策。
“預售轉現售,與過去的樓市政策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是房地產供給側改革,而不是需求端刺激。通過供給側改革,一方面適應需求端的變化,另一方面修復市場的信心。”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現房銷售”的背景是順應市場需求變化,也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關鍵。
根據中指院的數據統計,今年1-5月,商品房期房賣了2.5億平方米,同比降幅31.0%;現房的銷售面積沒降,反而大幅提升,1-5月全國現房賣了1.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3.0%。“這說明,居民對期房能否交付有擔憂,另外,買房的都是剛需,買了馬上住,只有現房或二手房能滿足需求。”李宇嘉說。
他指出,隨著“現房銷售”的探索,對市場來說,將降低購房者成本,驅動市場需求動力,促進新房交易穩定。而對開發商來說,盡管利潤會下降,但考慮到近年來新盤20%左右的去化率,如果能提振銷售規模,自然會對沖利潤率的下降。
那么現售制度的探索是否意味著
預售制度或將進一步取消?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在全面推進現房銷售前,部分城市或需進一步完善供給端政策,穩定供給預期。因此,短期來看,預售制改革或仍將循序漸進,全面取消預售制預計仍需要一定時間。
她進一步分析到,房地產開發融資方式與商品房預售制度高度關聯,商品房預售制度下,房企開發建設所需資金一部分來自于銀行開發貸等金融支持,一部分來自于預售款。預售制度下開發企業使用開發貸等融資時間較短,預售開盤后即可逐步償還貸款,銀行資金回流速度相對較快。而轉向現房銷售后,企業開發貸使用時間延長,金融機構配套的資金支持如何優化調整,或是未來政策的研究方向。
深圳首宗全部現房銷售宅地
9月4日,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的一宗地,提出了新的競拍要求。
該地塊宗地號為A219-0080,掛牌起始價66.65億,拍賣時間為10月8日15:00。土地位置在寶安區航城街道、福永街道,土地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公園綠地+交通用地。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根據出讓公告,宗地內的普通商品住房需“全部實行現房銷售”;另外宗地意向競買人須在申請確認競買資格時提供《關于“交房即發證”的承諾函》,承諾提供“交房即發證”服務,確保購房人在收房的同時即具備申請領取不動產權屬證書的條件。
“此次深圳所出讓地塊包括了三項重要內容,交地即交證、交房即發證、現房交付,這也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一個重要體現。”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
實際上 “現房銷售”并非首次在深圳出現
早在2016年深圳就曾開展商品房現售試點。當時,位于龍華區的商住用地A816-0060公開招標出讓,出讓公告要求該地塊上建設的商業、住宅等建筑物必須在竣工并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后才能以現房形式對外銷售。該地塊最終由電建+金茂以總價82.9億元拍下,項目建成后即龍華金茂府。
2023年8月,深圳首塊采用競“現房銷售”的宅地出讓,根據要求,彼時,新安地塊采取“三限雙競”的規則掛牌出讓,現房銷售建面競拍上限是3.5萬平方米,占住宅總建面接近一半。該地塊最終由中鐵聯合能建以總價34.06億元+3.55萬㎡現房銷售面積的價碼拿下,目前該地塊的第一期中鐵能建閱臻府已入市,現房銷售的部分還未對外出售。
而即將在10月8日出讓的A219-0080宅地,也是深圳近年來首宗要求全部“現房銷售”的宅地。
從標的信息可以看到,該宗地土地面積為181551.54平方米,項目規模很大,計劃分兩期開發,總建筑面積約665675平方米。另根據規劃設計要點顯示,該地塊擬建造272504平方米普通住宅,按套均90平方米粗略估算,項目建成后預計供應超3000套現房住宅。
具體來看,該宗地位于廣深公路和京港澳高速的中間位置,緊鄰12號線興圍地鐵站,周邊二手小區例如星航華府、興圍華府、翠湖花園等目前掛牌價均在5萬元/平方米左右。
順應市場需求,提振市場信心
8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出席發布會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在回答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關提問時便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指導地方選擇新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在土地出讓時就約定實行現房銷售,結合實踐制定配套政策。
“預售轉現售,與過去的樓市政策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是房地產供給側改革,而不是需求端刺激。通過供給側改革,一方面適應需求端的變化,另一方面修復市場的信心。”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現房銷售”的背景是順應市場需求變化,也是提振市場信心的關鍵。
根據中指院的數據統計,今年1-5月,商品房期房賣了2.5億平方米,同比降幅31.0%;現房的銷售面積沒降,反而大幅提升,1-5月全國現房賣了1.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3.0%。“這說明,居民對期房能否交付有擔憂,另外,買房的都是剛需,買了馬上住,只有現房或二手房能滿足需求。”李宇嘉說。
他指出,隨著“現房銷售”的探索,對市場來說,將降低購房者成本,驅動市場需求動力,促進新房交易穩定。而對開發商來說,盡管利潤會下降,但考慮到近年來新盤20%左右的去化率,如果能提振銷售規模,自然會對沖利潤率的下降。
那么現售制度的探索是否意味著
預售制度或將進一步取消?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在全面推進現房銷售前,部分城市或需進一步完善供給端政策,穩定供給預期。因此,短期來看,預售制改革或仍將循序漸進,全面取消預售制預計仍需要一定時間。
她進一步分析到,房地產開發融資方式與商品房預售制度高度關聯,商品房預售制度下,房企開發建設所需資金一部分來自于銀行開發貸等金融支持,一部分來自于預售款。預售制度下開發企業使用開發貸等融資時間較短,預售開盤后即可逐步償還貸款,銀行資金回流速度相對較快。而轉向現房銷售后,企業開發貸使用時間延長,金融機構配套的資金支持如何優化調整,或是未來政策的研究方向。